专升本民法名词解释(专升本民法名词解释是不是不会考太长)
- 作者: 李清然
- 来源: 投稿
- 2024-11-15
1、专升本民法名词解释
专升本民法名词解释
一、民法
民法是调整基于平等主体意思自治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三、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四、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实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包括合同、遗嘱、代理等。
六、合同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七、遗嘱
遗嘱是自然人对自己身故后的财产或者其他事务所作的处分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八、代理
代理是指民事主体授权他人以其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
九、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十、物权
物权是指民事主体对特定物直接支配、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2、专升本民法名词解释是不是不会考太长
民法专升本考试中名词解释会否考长
_1.jpg)
对于专升本民法考试,考生往往会担心名词解释的考试范围和难度。本文将探究专升本民法考试中名词解释的长度和答题策略,以帮助考生备考。
一、名词解释的考试范围
专升本民法考试的名词解释范围涵盖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基础法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民事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财产权利等方面。
二、名词解释的长度
名词解释的长度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生需要对名词的含义、特征、法律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结合法条和案例予以说明。
三、答题策略
1. 明确概念:准确理解名词的含义,抓住其本质特征。
2. 阐述特征:从法律角度分析名词的构成要素、效力、法律限制等。
3. 联系法条:结合民法典和相关法条对名词进行说明,增强答题权威性。
4. 案例佐证:运用案例对名词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论证,提高答题的说服力。
专升本民法考试中的名词解释虽然有一定的长度要求,但一般不会考得过于冗长。通过把握名词解释的考试范围,掌握答题策略,考生可以有效应对名词解释的考试,提高得分率。
3、2021年专升本民法知识点
2021年专升本民法知识点
一、民法
1. 民法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2. 民法的主体和客体
3.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jpg)
二、合同法
1. 合同的概念、种类和效力
2. 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
3.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
三、物权法
1. 物权的概念和种类
2. 所有权的概念和取得方式
3.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种类
四、侵权责任法
1.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 民事侵权行为的种类和特点
3. 侵权责任的追究方式
五、婚姻家庭法
1. 婚姻的成立和解除
2. 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3. 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六、继承法
1. 继承的概念和种类
2. 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3.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七、其他重要知识点
1. 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2. 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3. 最新民法修订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