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23届中医专升本(2020年中医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 作者: 李恩橙
  • 来源: 投稿
  • 2024-11-15


1、23届中医专升本

23届中医专升本备考攻略

一、报考条件

1. 具有国家承认的普通专科(高职)学历

2. 报考专业与所学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

3. 符合报考院校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报名流程

1. 报名时间:2023年4月至5月

2.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

3. 报名网址: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三、考试科目

1. 公共课

英语

政治

2. 专业课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

方剂学

中药学

四、备考规划

1.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制定具体复习计划

分配好时间,合理安排各科复习

2. 选择复习资料

使用指定教材和辅导材料

筛选高质量的参考书和习题集

3. 专项突破

针对各科考试重点,进行专项突破

掌握核心知识点,巩固基础

4. 勤加练习

充分练习真题和模拟题

通过练习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5. 查漏补缺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

找出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五、考试应对

1. 考前准备

充分休息,保持最佳状态

备好考试用品,提前到考场

2. 考试策略

审题仔细,理解题意

合理分配时间,分步骤作答

遇难题不要慌张,可先跳过,再回头解决

3. 评分细则

客观题:每题1分

主观题:根据答题质量评分

六、注意事项

提前了解报考院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

认真备考,不要轻视任何科目

保持心态平和,临场发挥稳定

2、2020年中医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2020年中医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一、基础科目

1. 医学综合基础

- 解剖学

- 生理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病理学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 药理学

- 法医学

2. 中医学基础

- 中医学概论

- 中药学

- 方剂学

- 经络腧穴学

- 中医诊断学

二、专业科目

1. 内科学

- 内科外科学

- 中医内科学

- 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 内科急危重症

2. 外科学

- 外科学总论

- 中医外科学

- 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 外科急危重症

3. 妇科学

- 妇科学总论

- 中医妇科学

- 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 妇科急危重症

4. 儿科学

- 儿科学总论

- 中医儿科学

- 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 儿科急危重症

5. 诊断学

- 西医诊断学

- 中医诊断学

- 实验室诊断学

- 影像诊断学

6.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

7.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药剂学

- 中药材与中成药质量检验

8. 养生保健

- 养生保健基础

- 养生保健方法

- 养生保健方剂

- 养生保健新进展

3、2021年中医药专业专升本考试

2021年中医药专业专升本考试

一、考试概况

2021年中医药专业专升本考试将于2021年4月11日举行,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二、考试范围

1. 公共英语

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翻译。

2. 中医基础理论

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针灸学基础等。

3. 中药学

包括中药分类、中药炮制、中药性味归经、中药配伍等。

4. 方剂学

包括方剂类型、方剂组方原则、名方解析等。

三、备考建议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分科复习,循序渐进。

2. 重视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是专升本考试的基础,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个概念和原理。

3. 理解中药性味归经

中药学是重点考试科目,要重点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不仅要记住,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4. 熟练掌握方剂组方原则

方剂学要熟练掌握方剂组方原则,理解不同方剂的组成和作用。

5. 做好模拟练习

平时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考试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六、注意事项

1. 携带准考证

考试当天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入场。

2. 遵守考场纪律

考场纪律严格,请考生遵守考场规则,诚信应考。

3. 提前熟悉考点

考试前提前熟悉考点,避免考试当天紧张慌乱。

4. 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对考试发挥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