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专升本(元代文学专升本考什么)
- 作者: 张若峤
- 来源: 投稿
- 2024-04-18
1、元代文学专升本
元代文学专升本
1. 元代文学地位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继宋代文学之后又一个繁荣时期。元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限制汉族知识分子的仕途发展,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 元曲
元曲是元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体裁,有散曲和杂剧之分。散曲多为抒情小调,语言通俗易懂,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思想感情。杂剧是一种综合性戏剧形式,表现了复杂的人生百态和社会矛盾。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都是著名的元曲作家。
3. 散文
元代散文承袭了宋代简练质朴的文风,也出现了豪放奔放的新风格。元好问、刘因、姚燧等文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反映了元代文人豪迈、悲壮的民族气节。
4. 诗歌
元代诗歌盛行散曲和杂剧中的诗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元代诗歌多以民歌为基础,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现实生活。虞集、萨都剌、杨维桢等都是元代著名的诗人。
5. 小说
元代小说盛行历史演义小说和神魔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最著名的两部历史演义小说。元代还出现了《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
6. 专升本备考策略
6.1 复习重点
元代文学史的总体概况
元曲及代表作家作品
元代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元代诗歌的流派及代表诗人
元代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品
6.2 复习方法
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
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
参加辅导班或找老师指导
注重答题技巧和时间分配
7.
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丰富的创作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升本考生应认真复习元代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和理解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元代文学专升本考什么
元代文学专升本考试内容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形式
二、考试科目
元代文学史(80%)
元代文学作品选(20%)
三、考试范围
元代文学史部分
1. 元代文学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
2. 元代散曲的兴起、发展和特点
3. 元代杂剧的兴起、发展和特点
4. 元代小说、诗歌的概况和代表作品
5. 元代文学与其他时代文学的关系
元代文学作品选部分
1. 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 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等
3. 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等
4. 诗歌:萨都剌《卜算子·送叶处士》、张可久《瑞鹤仙·咏双眸》等
四、考试试题类型
1. 单选题:考察对元代文学史和作品的基本知识了解
2. 多选题:考察对元代文学史和作品的综合理解
3. 简答题:考察对元代文学史和作品的简要分析
4. 论述题:考察对元代文学史和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古代文学元代文学考点
古代文学元代文学考点
一、元代文学概况
1. 元代文学特点:
- 通俗性
- 杂剧兴盛
- 散曲发达
2. 戏曲的发展:
- 杂剧成为主流戏剧形式
-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著名杂剧家
3. 散曲的兴起:
- 小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 马致远、张养浩、贯云石等著名散曲家
二、元杂剧
1. 杂剧的结构特点:
- 四折一楔子
- 情节紧凑,冲突强烈
2. 杂剧的语言特点:
- 通俗易懂,口语化
- 运用科白和唱词相结合
3. 著名杂剧家:
-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
- 马致远: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
三、元散曲
1. 散曲的分类:
- 小令:长度较短,表现单一主题
- 套数:由多首小令联缀而成,内容较丰富
2. 散曲的语言特点:
.jpg)
- 精炼凝练,富有韵味
- 多用比兴手法,寄寓深意
3. 著名散曲家:
.jpg)
- 马致远:代表作《天净沙·秋思》《小令·秋思》
- 张养浩: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
- 贯云石:代表作《一剪梅·舟过吴江》
四、其他文学形式
1. 诗歌:
- 继承宋代格律诗,但风格更加自由奔放
- 题材广泛,注重现实描绘
2. 散文:
- 兴起元曲序、杂剧序等戏曲理论批评文章
- 形成元代散文简洁、朴素的风格